女大学生的求职之路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2-12-12浏览次数:2

 

女大学生的求职之路
         ——由杜拉拉升职联想开来
350001 福建福州 石少雄1
         摘要:作为求职大军中相对的弱势群体,女大学生应如何在职场中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舞台,并成功生存下去。这一直是个解决就业问题中的一个热点。本文通过案例分析,研究提出女大学生的求职升职法则。
        关键词:女大学生 求职 路线图 素质 
       引言:2008-2009年,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中国城市的就业环境并不理想,许多大学生都认同了“先就业后择业”的说法,像“老姑娘待嫁”一般焦急地先找到一个用人单位,而后再找到薪水不够、福利不佳、环境不好等原因离开原单位继续新的求职之旅。2010年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善,找工作似乎变得容易了,然而大学毕业生队伍持续增加、好工作竞争依旧激烈,女大学生求职升职之路何去何从。
一、女大学生求职升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许多人认为女性是求职中的相对弱势的群体,这意味着女大学生遇到的用人单位、以及自身的压力相对男生可能会更大一些。压力会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性别歧视
许多职位会写上用人条件:男性优先、仅限男性、更适合男性等,反应了用人单位更在乎女性在生理上、心理上的所谓的“不足”。一些单位对用女性的职位还专门规定了,诸如“只限未婚人士”、而且从业者“五年内不许结婚”、如果结婚几年内不准生小孩等婚姻生育歧视政策。在性别歧视之下,女性的择业范围变窄,女性的职场压力增大。
(二)性骚扰
在男性生理需要的驱动下,一些企业主管有时也把持不住自己,“泡小蜜”、“包二奶”等现象时有发生,对女同事的言语甚至是动作侮辱事件增多,一些女性求职者成为性骚扰的受害者。
(三)性取向变化极端化
在80后、90后等新人类追求自由发展的趋势之下,新出道的女大学生性取向出现了两大极端:其一是中性化。有一则笑话说,自从有了快乐女生节目,中国人有了三个性别:男人、女人、李宇春。而一些女大学生作为受李宇春的“粉丝”,在衣着服饰、行为举止等等方面模仿李宇春。由于中性化的女大学生与人们对女性的观念有较大差距,反映出的叛逆性格更强一些,许多用人单位对此类人敬而远之。其二是美观化。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然而,现在许多女大学生追求形体外貌的美好已经到了近乎疯狂的地步。每年到求职之前二三个月,许多美容院的生意就十分火爆,许多女大学生趋之若骛。这表明女大学生中的一个流行的观念:美貌是女性的一大本钱,求职与升职中容貌是加分的关键。事实上不论是中性化,还是美观化,这两种倾向都是错误的。
(四)高傲与自卑
女大学生可能会因为自己的学历高或容貌美,而显得举止高傲,不愿与同事深入沟通交往,从而在职场中变得孤单与冷僻。当然也有女大学生因为初入职场,常常因为犯错而受到批评,进而束手束脚能力无法施展,自我设限,将自己等同于失败者,最终成为一个失败者。
二、女大学生职场生存路线图
职场虽然不是自然界,那样强调“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然而它的严酷性也不能忽视。正如马云先生所说“今天是残酷的,明天会更残酷,但后天是美好的,而许多人都死在明天晚上”,要在职场中要学会生存,这其中关键的两个字——改变。女大学生从学院走向职场,要学会从一名学生转向一名员工,这需要一个从思维到行为的改变路线图。改变路线图包括如下表所示:
表一:女大学生职场生存路线图的环节

环节
解释
认识自我
人贵有自知之明。作为一名刚走向职场的女大学生要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要从仪容仪表、行为习惯、个人目标等多方面充分地了解自己在职场上的身心发展需求、经济生活需求。既要避免过度强调外貌美,而忽略了内在智慧,也要防止中性化形象让单位领导生恶,这叫回归社会认同的自我。
职业规划
更好地认知自己,是为了将来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职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女大学生要找出一些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类型,并定出自己在相关职场中生存发展的蓝图,即职业规划。
求职通道
简历是大学生求职中的名片,面试是求职路上的关卡,而初来职场的女大学生在简历设计与应对面试显得更加的迷茫与无序,需要得到前辈及老师的指教才能有更加合理的设计与发挥。
职场成长
进入职场上班后,在职场中如何为人处事、如何协调人际关系中遇到的矛盾、如何应对业务难题等等,在职场中女大学生要学会身心的成长、把握经验的增长。

 
三、职业女性应具备的素质
如果说职场路线图反映的是女大学生职业成长的最初几步的话,那么该如何走好这关键几步,就需要女生们学会并具备相应的素质。
在2009年末到2010年初,中国大陆一部名叫《杜拉拉升职记》的电影风靡大众,尽管影片中的情节受到了不少非议,但杜拉拉的职场成功经历,却也表现出一名优秀职业女性应具备的素质在职场发展中的重大作用。那么我们的女大学生怎么成长为杜拉拉,需要有什么样的素质呢?
素质一:轻松心态
影片中,杜拉拉的放松心态表现让人印象深刻。杜拉拉在下班后会换上运动鞋,从高楼一路跑下,边跑边听歌加大吼大叫;杜拉拉在面对非议时会吃巧克力减压……。许多时候工作给女性求职者的感觉就是繁忙加劳累,加之结婚后的家务与孩子的负担,压力大是难免的。因而及时缓解压力、放松自我是个人AQ(抗压力)高低的反映。而女大学生在职场上难免遇到许多外界给予的挫折,自己调节心态,失败后重新开始。或许象性别歧视、性骚扰等现象,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无法全部消失,而且相关的社会大环境也不是我们努力就能够改变的,但及时调整心态,聪明地思考对策,也能适应环境或创造一个新的微观环境,来促进自己的职业成长。
素质二:个人努力
杜拉拉的目标很明确,我要晋升、我要发展,因而为了目标,就要努力、努力再努力,努力就有可能成功,而不努力成功就不可能。许多毕业生在工作之前有3个月或6个月的实习期,在实习期间,工作勤快而辛苦,与周边人员的关系良好且不断进展,就是感觉累,巴不得早点退休,这就是职场新人的常见的心态。而像杜拉拉样的持续努力,给同事、上司展示一个奋发工作的职场达人形象,对新入职的女大学生而言具有借鉴意义。
素质三:团队合作
新人就业往往会遇到与周边人群的协调合作的问题。正如杜拉拉碰到的问题,往往需要有人相助,完成起来才相对容易。而这个过程入职者要学到充分地理解对方,努力接纳他人,共同明确目标,形成合作团队。
素质四:追寻自我
员工在一个单位的发展,每个人的差距很大,这其中原因很多。但在杜拉拉这部影片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个职场人士要学会了解自我需求,即分清自我期望与个人态度的关系。笔者曾在某知名汽车营销商培训新人的招聘会上,看到了一张教育新人的示意图。如下所示:

期望

 
态度

 

图1:教育新人示意图
图中,要求加入该企业的职场新人要有高期望、高愿景,而放低姿态,对于自己的未来发展的职位、能力有期待,自己工作就有目标,对于新人得到的相对较低的起步薪水和福利要能客观对待。
作为一名关注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高校教师,笔者认为职业女性的成长相对男性而言,环境可能更复杂,因此相关的职业心态、职业技能培训需要社会、学校、企业等多方的共同合作努力,开设一系列的集职场体验、知识学习、技能掌握于一体的校企合作课程体系,以利于企业发现适合自己的女性求职者,也有利于女大学生更好地选好适合自己的职位。相信更多的校企联合与社会关注,能给在不断完善中的女性高校教育事业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


1 作者:石少雄,福建福州华南女子学院 助教,主要研究大学生心态管理、职场规划、沟通技巧等方面课程。

通知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