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女大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浅析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的相互关系,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之一,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威信,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然而在高职院校中,因为高等教育的特点教师与学生的接触减少,交往的内容也比较狭窄,尤其缺乏情感的交流,这就不利于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尤其是女大学生其自身情绪和情感的内隐性特点,也加大了她们与教师交流的难度。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女大学生与教师的关系特点,利用各种有效途径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对于大学生能力和人格的造就培养有重要的意义。
一、 当前师生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1、 现有教学模式使师生交往减少
在高职院校中师生间的最基本、最频繁和最重要的交往发生于课堂教学之中,但是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师为中心仍是大多数高职院校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这样就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之教师或学生本次课上完后要接着上下一门课程,教师和学生都是上课踏着铃声到堂,下课就走,这使师生之间缺乏适当的课外交往,师生间难以进行思想、性格上的沟通,造成学生对课程兴趣不浓,课外自然也不愿意与教师进行交往。高职院校的教学老师很多都是安排不坐班的,几乎都是有课才来,学生即便是有问题想要找老师,也很难有充足的时间交流,这样就更造成了师生交往的减少。
2、 学习途径的增加削弱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
长期以来,我们的传授知识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这一途径来进行的,学生所面对的是教师、教材,活动的范围是教室,学生从教师那里获取信息、观念、思想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多角度、多渠道、多层次地传输着各种社会文化,传播途径的增加从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师对个人影响的权威性。对于知识的获取,学生既可以通过教师,也可以通过大众媒体获取丰富多彩而便捷的学习资源、广阔的学习时空和多样化的学习途径。随着教师角色社会文化功能的淡化和单一倾向,教师对年轻一代不再构成心理上的神圣感,学生也不必仅依靠教师而获得文化知识,从而使师生关系出现某种程度的疏远。
3、 教学德育分工细致为师生关系带来弊端
高职院校一般都设有专职的辅导员,这对学生的全面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与作用,但也因此使广大教师与学生产生一种错误的认识。多数教师认为自己的责任就是教书,与学生交往联系应是辅导员的事。与己无甚关系。学生也认为除教学以外一切事情都是辅导员在管,一切问题均应与辅导员联系。这样,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仅限于学业方面,交往渠道也仅局限在课堂教学当中,这种因专职辅导人员的设立对高职院校师生交往的心理影响是显著的。教师其实是人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仅作为知识的传播者、代言人,不重视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个性的全面培养,教师上课来,下课走,很少能在各种活动中与学生打成一片,更缺少与学生促膝谈心的机会,缺乏接触和交流就缺乏了解,缺乏了解就难以互相认同,结果丰富多彩的师生关系变成一种单纯的教学关系。这样的关系严重地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影响了高职生活的成长,影响了他们人格的全面发展,影响了高质量人才的培养,也影响了和谐校园的建设。
4、 师生互信度降低
高职院校的学生来源有两种:一是职业高中或职业中专的学生,一种是普通高中的学生,这两种学生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习模范或学习标兵,但是高职学生对教师的期望值普遍偏高。有的同学进入高职后现实与想象的矛盾阻碍了良好的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的建立。教师也在不断地抱怨现在的学生“娇、骄”二气严重,普遍缺乏责任感,素质比本科生低很多。这无疑给建立相互了解和信任基础上的师生合作带来了困难,良好的师生关系越来越不容易建立。
二、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相关措施
高职院校师生关系中存在的基本问题是师生关系比较疏远,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社会的外部原因,也有教育体制上的原因,既有教师方面的原因,也有学生方面的原因。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但主要应从教师方面着手。
1 教师要热爱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基础。高职学生喜欢同有爱心、能主动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的教师交流与沟通。把热爱学生放在第一位,在教育工作中无私地奉献师爱,是教育成功的关键,也是衡量教师素质的重要内容。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学生观,学校和老师除了要爱学生,关怀学生,更重要的是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要让学生体会到民主、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核心是坚持人本思想,把教师和学生看成真正意义上的“人”,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关系,没有高低和贵贱之分,学生在与教师的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教师应树立教师良好的形象,以高尚的人格,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和严谨的作风爱生如子的宽广胸怀投入到工作中,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把民主、平等、相互尊重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实施人性化管理,促进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和谐。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学校的各种教育活动,都应该而且必须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拓展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学生成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自身修养,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保证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就要加强教师的业务能力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要在学校工作中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育观、质量关和人才观,加强理论学习,以提高理论水平和在教育教学中贯彻党的方针、路线、政策的自觉性。要促使广大教师切实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使广大教师做到为人师表、敬业爱业,献身社会主义教育事业。
时代在前进,对教师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教师应与时俱进、不断学习,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学习活动,及时了解本学科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发展动态,促进自己的知识更新,提高专业水平。教师为了培养更多的好学生,既需要学习相关知识以满足部分学生的部分欲望,更需要研究教学方法以满足全部学生的全部欲望,教师学习研究的过程,就是自己不断改进、完善、提高的过程。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慷慨“给予”的同时要努力“汲取”,在培养学生的同时努力提高自身素养,与学生一起成长。教师只有使自己具有新的知识、新的才干并实现新的成果,才会对学生产生新的吸引力,使师生关系得到巩固和发展。
3、课堂教育的同时注重情感教育
优化师生关系教师还要加强,例如与学生在课堂以外的交流通过评语,教师尽可把祝福、问候、关切、激励、真诚、信任表现出来,引起师生教与学的共鸣,达到教与学两者的和谐与统一;利用课间或课外与学生畅谈兴趣、理想和人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学生嘘寒问暖,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心、爱护他们的生活和健康。在老师的爱和尊重中,学生进步会更明显,给老师的回报也会越多。学生是有感情有理性的人,他能感受到教师对他真诚的爱,那么在老师的爱和尊重中,他很容易接受老师的教导,容易改正自己的缺点和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