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教学成果奖推荐书(博雅学堂――女性特色教育及现代女性素养培育体系)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4-02-21浏览次数:40

 

 
 
2014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推荐书
 
 
   博雅学堂——女性特色教育及现代女性
        素养培育体系_                _
____任建红、王旭冉、田苏习、吴允萱、卓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荐单位名称及盖章__    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_____
 
推荐时间      2014         2        20   
 
成果所属类别________1_________________
        2 9 9 0 1
        Z 3 5 0 0 1
      
福建省教育厅
一、成果简介
 
奖金数额
(元)
 
2013年6月
礼仪表演《博来凤仪》,首届校园文艺精品展演
一等奖
 
福州市教育工委、教育局
 
2013年12月
《志愿服务展风采 铿锵玫瑰别样红——华南女院开展志愿者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建设》项目
二等奖,
 
福建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
 
福建省教育工委、教育厅
 
 
 
 
 
 
 
 
 
 
 
 
 
 
 
 
 
 
 
成果
起止时间
起始:   2007  9  
完成:   2014   1   
 
博雅学堂、女性特色教育;现代女性素养;育人
 
1.成果简介
2013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指出,“注重发挥妇女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独特作用,发挥妇女在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方面的独特作用”,总书记的讲话高度肯定了女性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在优秀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同时也提出了提升现代女性素养的迫切性。
华南女子学院始终致力于女性教育和现代女性素养的培育,坚持高等职业教育的一般规律与女性教育的特殊要求相结合,立足女性发展,积极开展女性特色教育,实现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职业能力且人格独立、品德高尚、关注社会、关爱自我,气质优雅,内涵丰厚,宽容明理、进取知性,富有科学精神和生活情趣的现代知识女性的育人目标。经过多年实践,创新出实践性强、与知识技能性专业教育互为补充、以女性教育为核心的现代女性素养培育体系-----博雅学堂。
博雅学堂作为专业教育的补充,由学院教务处和团委共同进行管理,其教育目的是发展学生个体潜能,为实现自我价值奠定良好基础;促进学生个体良好社会化及社会和谐;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完美结合,实现文化的传递和创新。
博雅学堂教育内容由知、能、行三方面构成,借助女性特色课程、生活工作室和巾帼青年志愿服务三大载体实施。知指的是实现其教育目的的相关知识,能指的是能力,行指的是行动。教育内容的重点包括生存的知识和能力(主要关于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生活的知识和能力(主要关于衣食住行)、社会服务的正确观念和方法(主要关于社会生活及社会事务的参与)以及积极的人生观(主要关于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系统看法)。
博雅学堂教育形式有课堂和实践;教育方法包括讲授、训练和实践。博雅学堂的教育对象是学校全体女生,开展的育人活动不仅科学、实用,有指导性,而且活动扎实,有实践性;育人方式灵活、有趣,有渗透性、传导性和互动性。 
    经过6年的实践,作为博雅学堂核心组成部分的女性特色教育已具一定影响力,省内多家媒体、网络多次做过相关报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博雅学堂“育人”对女性素养及个体发展所产生的效果及由此孕育的对社会的深远影响也必将彰显。
 
 
2.成果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及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1)成果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博雅学堂主要解决的是“育人”问题。秉承女子学院关注女性发展的传统,博雅学堂以女性为本,开展女性特色教育,使得学生在学校受到的教育不但帮助她们将来就业,满足生活基本的需要,而且要进一步帮助她们提升生活物质及精神方面的品质。博雅学堂成为学生实现理想人生的加油站。
(2)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一,营造女性追求完善自身的文化氛围
王世静博士,华南女大第一任华人院长,治校时间长达23年,这位学贯中西的伟大女性将华南的办学宗旨确定为:“为教育而教育,为养成女子的最高人格而教育”,“栽培中国女青年得受文学、科学上、职业上之高等教育并养成牺牲服务之高尚人格”。这一教育理念和现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形成女性特色校园文化,营造出女性追求自身和谐发展的氛围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影响,促使学生以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行为坐标,并主动通过社会服务性实践活动化为人生追求和自觉行动。
第二,立足女性发展,开设女性特色课程
博雅学堂挖掘女性教育内涵,面向全校学生以跨专业公共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了以提升女性素养为目标的一系列女性课程,包括素质篇、形象篇、家庭篇等三个部分,素质篇主要涉及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及人生观的知识和能力,包括了女性学、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欣赏、演讲与口才、人生美学、法律视野中的女性、生理与心理健康等课程;形象篇和家庭篇主要涉及衣食住行生活的知识和能力,包括了婚姻与家庭、基础美容、公关礼仪、服装色彩搭配、家居营养与食品安全、食疗食补、休闲食品制作、剪纸艺术、家居布艺等课程。每门课程开设18学时一个学分。博雅学堂聘请热心于女性特色课程建设,肯于吃苦,乐于奉献,有敬业精神且教学效果好的,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承担女性特色课程,全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其中的一至三门作为自己的公共选修课。
第三、立足女性发展,开设生活工作室
博雅学堂借助专业建设优势,结合自身培养目标重点开展了形象设计、剪纸艺术、礼仪生活工作室。礼仪和民族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具有鲜明而独特的魅力,传承至今。通过学习剪纸艺术与创作现代剪纸艺术作品、礼仪训练,发掘和宏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精神,同时紧密联系现代女性素养培育中健全完善独立人格的培养要求,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
第四、巾帼青年志愿者服务传递正能量
博雅学堂还培育有一支巾帼青年志愿者服务队,800人注册为志愿者,巾帼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以自己的爱心和专业专长,为广大妇女、老人、儿童等弱势群体提供无偿服务。营养专业的巾帼志愿者们定期到社区开展营养咨询活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巾帼志愿者们定期到福州市社会福利院照顾孤寡老人,家政专业的巾帼志愿者们定期为社会老弱病残人士提供上门家政服务。巾帼志愿者们还参加了省妇联和省红十字会组织的“母亲健康天使基金”募捐活动,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巾帼志愿者们组织3901人次冒着烈日酷暑上街筹募善款,累计为灾区捐款4万,募捐13万,被福州市慈善总会授予“2008年度慈善捐赠贡献奖”。一次次的巾帼志愿者服务活动,增强了学生的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充分实现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提升了个人精神境界。同时,学生利用所学专业服务大众、回报社会,学以致用,更加激发了她们的学习热情。踊跃参与社会志愿服务,这种社会服务的正确观念和行为在学生中一届一届传递,巾帼青年志愿服务展现了博雅精神传递正能量
3.成果的创新点
(1)具有创新性
博雅学堂的培养目标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对女性关爱的人文情怀,它超越了职业教育尚器轻道的传统,追求道器并重,在关注女性职业技能获得的同时,更加关注女性这一受教育主体自身的和谐发展。博雅学堂的教育内容体现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完美结合,实现文化的传递和创新。博雅学堂已经成为我院现代女性素养培育的宝贵的文化财富。
(2)具有实践性
博雅学堂以“育人”即女性素养的培育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实践性是其内在特性之一。实践性强调不论是开设的公共选修课程,还是生活工作室或巾帼青年志愿者服务,都完成从认知到认同再到践行的过渡和提升,做到以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行为坐标,通过社会服务性实践活动化为人生追求和自觉行动。
(3)具有互补性
博雅学堂的教育目的追求的是受教育主体的不断完善而非专业技能的不断娴熟;博雅学堂的教育内容强调的是人的基本素养而有别于专业教育注重的专业水平,可见,博雅学堂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都成为专业教育有力补充的一种尝试,博雅学堂和专业教育相辅相成实现育人目标。
(4)具有时代性
2014年春节期间,央视《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让家风这个话题重新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2013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指出,“注重发挥妇女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独特作用,发挥妇女在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方面的独特作用”,博雅学堂的育人目标和教育内容紧扣时代的脉搏。
4.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
博雅学堂的运行在校内外产生了一定的效果:
(1)女性特色课程和工作室的开设提升校内学生素养
2007年至2014年1月来,共计7155人选修了女性课程,1250人次参加各类青年志愿者活动或社会服务活动,毕业生不仅以她们过硬的职业技能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而且更以她们良好的适应能力、对待工作的态度和待人接物的态度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后者离不开博雅学堂的陶冶。此外,博雅学堂对个人家庭生活乃至社会和谐所产生的社会影响更是无以量计,“培养一个好女子,造就一个好家庭,和谐一个大社会”、“一个女人的知识和涵养可以改变一个家庭和影响三代人,甚至一个民族”就是博雅学堂辐射效果的真实写照。
(2)女性特色教育在高校学生中及社会产生影响
2012年3月,由我院发起,联合福建师大、福大、农大、医大、中医大、工程学院、闽江学院、江夏学院等15所在榕高校学生会,举行了一场“纪念‘三八’妇女节,争做文明进步的先行者”研讨会,向全省女大学生发出“争当秉承传统美德的新女性,勇做时代文明进步的先行者”的倡议,得到各高校一致响应,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
2013年5月,福建新闻频道在女院启动“中国梦·中国福”大型生态公益活动,这既是对学院办学的鼓励,更是对女性教育和女性素质的一种期盼,因为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人民的梦,也是亿万女性的梦,梦想成真的过程,需要有女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的担当。
女院巾帼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也以实际行动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她们多次受邀参与省妇联福建省巾帼志愿服务活动,她们专业化的服务和谦虚敬业的态度表现得到了省市级领导的赞扬和群众的好评,省妇联曾专程寄来感谢信,表扬学院巾帼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在青年学生中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二、主要完成人情况
第一完成人
姓     
任建红
性别
出生年月
1968、10
最后
学历
硕士
参加工作
时间
1989、8
职业院校
教龄
25
专业技术
职称
讲师
现任党政
职务
副院长
工作单位
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
办公电话
87429996
现从事工作
及专长
教学管理
移动电话
18959198598
电子信箱
1092060239@qq.com
邮政编码
350108
详细通讯地址
福州闽侯上街大学城学府南路66号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1998年省教育工委授予福建省三育人先进个人
2003年省教育工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省“三育人”先进工作者
2008年福建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授予省高等学校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     
 
 
 
1、    作为教务处和基础部负责人,组织、协调女性系列公共选修课的开设。架构了女性课程体系,动员优秀师资承担课程教学,使得女性课程进入良性建设。
2、作为教师,从2007年女性特色课程设置起,多年承担女性系列课程之一《婚姻与家庭》的授课,约有500人选修了该门课程。
3、主持并参与了女性特色教育项目之一---礼仪风采训练在校内的推广和普及,选择培训内容、设定培训形式,提出的“学生助教” 的培训模式得以应用并为礼仪风采培训的推广提供了可能,《礼仪风采》纳入校本教材建设。
4、总结了学院女性特色教育体系,博雅课堂—女性特色教育及现代女性素养培育体系获得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
名:
2014218
 
主要完成人情况
第(2)完成人
    
王旭冉
性别
出生年月
1979.3
最后
学历
硕士研究生
参加工作
时间
2000.8
职业院校
教龄
14
专业技术
职称
讲师
现任党政
职务
专业主任
工作单位
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
办公电话
87429917
现从事工作
及专长
舞蹈、音乐、学前教育类教学
移动电话
13609591395
电子信箱
16258422@qq.com
350108
详细通讯地址
福州闽侯上街大学城学府南路66号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王旭冉,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大学讲师,现任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主任,中国舞蹈家协会福建考区委员会委员,任福建省考区社会艺术水平考级之中国舞考级考官,福州市就业创业培训党员教师师资库专家组成员,石狮市海百合艺术团顾问。
1、    热心参与学院女性系列特色课程建设,主动承担《形体训练》、《礼仪》和《音乐欣赏》等课程的授课工作,为博雅学堂女性系列课程的最终成形做出贡献。
2、2012年,本人参与编写礼仪训练校本教材,此教材成为我校新生入学教育---礼仪训练的指定教材。以此教材为指导,本人参与了“学生助教”的礼仪训练的培训工作,为“学生助教”培训模式的可行性做了有益的尝试。
3、多次带领学院巾帼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到“5·18海交会”、 省妇联参加巾帼志愿者等活动,借助社会服务使学院女性特色教育体系在“知、能、行”三方面有机结合。
 
                                  名:
2014218
 
主要完成人情况
第(3)完成人
    
田苏习
性别
出生年月
1982.08
最后
学历
本科
参加工作
时间
2005.09
职业院校
教龄
8
专业技术
职称
讲师
现任党政
职务
 
工作单位
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
办公电话
87429953
现从事工作
及专长
旅游、酒店专业课教学
移动电话
18059011959
电子信箱
117211731@qq.com
350108
详细通讯地址
福州闽侯上街大学城学府南路66号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1、作为礼仪培训的骨干教师,是学院女性特色教育的骨干力量。
2、从2005年起,长年承担《礼仪》专业课程的教学,累计673名学生完成了礼仪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很好地展示良好的气质形象,展示女性风采,为提升女性内在素养做了贡献
3、在取得的一定的经验和成果基础上,本人于2010年起担任女性特色课程之一《公关礼仪》教学,共计402人的院内学生选修了此门课程,为学院女性系列课程的普及及完善做了贡献。
4、2012年,本人参与编写礼仪训练校本教材,此教材成为我校新生入学教育---礼仪训练的指定教材。以此教材为指导,本人参与了“学生助教”的礼仪训练的培训工作,为“学生助教”培训模式的可行性做了有益的尝试。
5、参与2013.6.7首届市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交流节目的策划、排练、礼仪指导。参与的协会有校礼仪协会,校模特协会,校茶艺协会,校手工协会。其中,礼仪表演荣获2013.6.7首届市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比赛一等奖。
                             名:
2014218
 
主要完成人情况
第(4)完成人
    
吴允萱
性别
出生年月
197710
最后
学历
硕士
参加工作
时间
19999
职业院校
教龄
15
专业技术
职称
讲师
现任党政
职务
工作单位
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
办公电话
87427786
现从事工作
及专长
教学,形象设计
移动电话
15280441558
电子信箱
599280866@qq.com
350108
详细通讯地址
福州闽侯上街大学城学府南路66号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1、 曾在学院的服装设计专业、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应用英语专业、家政专业担任《沟通技巧与公关礼仪》课程的教学,约有300人选修该课程。
2、 曾担任学前教育专业岗前培训之《面试礼仪》课程的教学,学生数约100人;曾担任学前教育专业《书法》必修课程的教学,学生数约190人。
3、 多年担任服饰艺术系《个人形象设计》课程的教学,学生数约200人。
4、 曾在学院开设如下公共选修课:《大学生礼仪》、《服饰搭配》、《形体训练与时装表演》,约有400人选修以上课程。
5、 2012年,参与编写礼仪训练校本教材,此教材成为我校新生入学教育---礼仪训练的指定教材。以此教材为指导,本人参与了“学生助教”的礼仪训练的培训工作,为“学生助教”培训模式的可行性做了有益的尝试。连续两年参加新生礼仪培训的教学工作,逾2000人受训。
6、 是学院生活工作室之一—形象设计工作室的创设及负责人,这一生活工作室的创设使得学院女性特色教育体系更加完整和丰满。
名:
 
2014218
主要完成人情况
第(5)完成人
    
卓 燕
性别
出生年月
1977年8月
最后
学历
本科(硕士学位)
参加工作
时间
2005
职业院校
教龄
9
专业技术
职称
助 教
现任党政
职务
工作单位
华南女子职业学院
办公电话
87427969
现从事工作
及专长
教学工作
专长剪纸
移动电话
15060011616
电子信箱
694304541@QQ.COM
 
详细通讯地址
福州市上街大学城福建华南女子学院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2009年获福建省教育厅首届高校教师美术大赛三等奖
 
 
 
1、2005年至今,长期开设《中外剪纸艺术》等相关女性特色系列课程,选课学生达1000余人,培养并提高现代女性文化艺术修养与审美情趣。
2、是学院生活工作室之一--剪纸艺术工作室的创设及负责人,这一生活工作室的创设使得学院女性特色教育体系更加完整和丰满。
3、成功创作了《华南的故事》30件系列剪纸作品,作品应用艺术考查与创作相结合的方法记录了华南百年女性教育历史沿革,向人们展示女子教育的特色与辉煌,获得社会关注及好评。
4、剪纸艺术工作室立足于有鲜明特色的本土文化,创作《女性系列》《坊七巷》,由福建省电信公司录用,其中《坊七巷》选定作为2013年中秋礼品卡,向全国发行,获得好评;
5、工作室不定期开展广泛交流与为社会服务的活动,如:为福建省团省委少儿才团开展教学活动、工作室部分学生利用暑假前往贵州等边远地区以艺术教育支教支边;与美国、德国等来访中学生、研究生互动交流剪纸创作研究等均取得了社会赞誉。
2009-2011年,分别两次作为福建省选派海外华文教师,前往马来西亚吉隆坡、曼隆、诗巫等地,进行中国传统文化讲学,约学生、教师、企业家700余名等参加学习活动,并获得省侨办的嘉奖。
名:
                              2014218
三、主要完成单位情况
第一完成
单位名称
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
主管部门
福州市教育局
联 系 人
张秋�O
联系电话
87429988
   
87429985
电子信箱
175709523@qq.com
通讯地址
福州闽侯上街大学城学府南路66号
邮政编码
350108
 
 
 
 
 
 
 
 
 
作为唯一的完成单位,学院提供了一个基本平台,对于博雅学堂项目在项目立项、政策、人员、场所、资金等方面给予全方面支持和保障。
女性系列课程是博雅学堂的内容之一,学院高度重视,根据这些课程的教育目的,从2007年起学院将这些课程纳入公共选修课的范畴,为全体学生女性内在素养的培育提供了保障。同时给予女性系列课程的课时津贴高出其他类型的课程,支持和鼓励了女性系列课程的建设。
在生活工作室建设方面,学院提供了资金和场所保障。此外,支持巾帼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队伍建设由专人负责,给予积极向上的引导,大张旗鼓地表彰志愿者服务精神。
 
单 位 盖 章
 
2014年 2月 18 
主要完成单位情况
第( )完
成单位名称
 
主管部门
 
联 系 人
 
联系电话
 
   
 
电子信箱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单 位 盖 章
 
      
 


四、推荐意见
 
 
 
现代女性素养培育体系-----博雅学堂主要解决的是“育人”问题。它有自身鲜明的教育目的、独特的教育内容和多样的教育形式,成为职业教育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育目的的有益补充。它超越了职业教育尚器轻道的传统,追求道器并重,具有创新性、实践性。从长远效果看,博雅学堂所关注的现代女性素养培育对于传递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促进社会和谐都能起积极的作用,具有时代性,能够起到引领和示范的作用。
博雅课堂获得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
 
 
 
推荐单位公章
 
2014218
 
 

通知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