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博雅学堂——女性特色教育及现代女性素养培育体系
一、现代女性素养培育体系-----博雅学堂………………3
二、博雅学堂的三大载体……………………………………4
三、博雅学堂的四大亮点……………………………………7
四、博雅学堂辐射出两个层面的积极效应………………8
博雅学堂——女性特色教育及现代女性素养培育体系
2013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指出,“注重发挥妇女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独特作用,发挥妇女在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方面的独特作用”,总书记的讲话高度肯定了女性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在优秀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同时也提出了提升现代女性素养的迫切性。
作为一所有百年历史的女子学院,从1908年创办起,始终致力于女性教育和女性素养的培育。华南近百年的沧桑历史就是一部生动的女性教育历史。王世静博士,私立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第一任华人院长,治校时间长达23年,这位学贯中西的伟大女性将华南的办学宗旨确定为:“为教育而教育,为养成女子的最高人格而教育”,“栽培中国女青年得受文学、科学上、职业上之高等教育并养成牺牲服务之高尚人格”。1984年,八十高龄的余宝笙教授决心为祖国的妇女教育事业再作贡献——建立全国第一所民办女子职业学院。复办后的华南女院秉承老华南“受当施”精神,以“自强,开拓,勤朴,奉献”为校训,在极其艰苦的环境里始终将培养高素质的具有职业生存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女性人才作为学院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
新华南坚持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与女性教育的特殊要求相结合,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育现代高素质高层次女性专门人才,即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职业能力且人格独立、品德高尚、关注社会、关爱自我,气质优雅,内涵丰厚,宽容明理、进取知性,富有科学精神和生活情趣的现代知识女性。从社会角度,使毕业生能够称职地履行工作职责,卓越地发展其事业;从女性自身角度,使毕业生有良好的自身修养和综合素质;从女性生活角度,使毕业生有较高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品位。
作为一所女子高校,学院紧紧围绕“培养一个好女子,造就一个好家庭,和谐一个大社会”的育人目标,重点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和学生素质培养,经过多年的办学实践,创新出实践性强、与专业教育互为补充、彰显女性教育特色的现代女性素养培育体系-----博雅学堂。
一、现代女性素养培育体系-----博雅学堂
博雅学堂作为专业教育的补充,由学院教务处和团委共同进行管理,其教育目的是外塑形象、内强素质,充分发展学生个体潜能,为实现自我价值奠定良好基础;促进学生个体良好社会化及社会和谐;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完美结合,实现文化的传递和创新。
博雅学堂教育内容由知、能、行三方面构成,女性特色课程、生活工作室和巾帼青年志愿服务是它们的载体。知指的是实现其教育目的的相关知识,能指的是能力,行指的是行动。教育内容的重点包括生存的知识和能力(主要是关于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生活的知识和能力(主要关于衣食住行)、社会服务的正确观念和方法(是社会生活及社会事务的参与)以及积极的人生观。
博雅学堂教育形式有课堂和实践;教育方法包括讲授、训练和实践。
博雅学堂的教育对象是学校全体女生,开展的育人活动不仅科学、实用,有指导性,而且活动扎实,有实践性;育人方式灵活、有趣,有渗透性、传导性和互动性。
二、博雅学堂的三大载体
1、立足于女性发展的女性特色课程
博雅学堂挖掘女性教育内涵,面向全校学生以跨专业公共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了以提升女性素养为目标的一系列女性课程,包括素质篇、形象篇、家庭篇等三个部分,涵盖了生存的知识和能力、生活的知识和能力、社会服务的正确观念和方法(是社会生活及社会事务的参与)以及积极的人生观等课程。素质篇主要涉及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知识和能力及人生观修养,包括了女性学、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欣赏、演讲与口才、人生美学、法律视野中的女性、剪纸艺术、生理与心理健康等课程;形象篇和家庭篇主要涉及衣食住行生活的知识和能力,包括了基础美容、公关礼仪、服装色彩搭配、婚姻与家庭、家居营养与食品安全、食疗食补、休闲食品制作、家居布艺等课程。每门课程开设18学时一个学分,博雅学堂聘请热心于女性特色课程建设,肯于吃苦,乐于奉献,有敬业精神且教学效果好的,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承担女性特色和女性素质教育课程,全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其中的一至三门作为自己的公共选修课。此外,图书馆设有女性特色馆藏,收藏女性学、女性教育、女性文学、女性传记等与女性题材相关的报纸、期刊、电子图书和图书等文献,学生还可以充分利用。
博雅学堂女性特色课程一览
序号 |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1 | 素质篇 | 女性学 | 18 | 1 |
2 | 中国传统文化 | 18 | 1 | |
3 | 艺术欣赏 | 18 | 1 | |
4 | 演讲与口才 | 18 | 1 | |
5 | 人生美学 | 18 | 1 | |
6 | 法律视野中的女性 | 18 | 1 | |
7 | 生理与心理健康 | 18 | 1 | |
8 | | 剪纸艺术 | 18 | 1 |
9 | 形象篇 | 基础美容 | 18 | 1 |
10 | 公关礼仪 | 18 | 1 | |
11 | 形象设计 | 18 | 1 | |
12 | 家庭篇 | 婚姻与家庭 | 18 | 1 |
13 | 家居营养与食品安全 | 18 | 1 | |
14 | 食疗食补 | 18 | 1 | |
15 | 休闲食品制作 | 18 | 1 | |
16 | 家居布艺 | 18 | 1 |
女性特色课程体系设计的出发点,绝不是为开课而开课,设计课程和开设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为女性自我发展服务,为女性实现理想人生服务。从2007年以来,共有7155人次选修了其中课程。现代社会中女性正处在由传统单一角色向多重角色的转换过程中,作为知识女性社会人格初步养成的重要阶段,大学课堂为女生量身打造“女性课程”,其意义不仅仅限于简单地提供一整套的生活、学习、工作的解决方案,更是彰显了博雅学堂以人为本、培育新女性精神的人文情怀。
2、立足于女性发展的生活工作室
博雅学堂借助专业建设优势,结合自身培养目标重点开放了形象设计、剪纸艺术、礼仪生活工作室。礼仪和民族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因其具有的鲜明而独特的魅力,传承至今。通过学习剪纸艺术与创作现代剪纸艺术作品、礼仪训练,发掘和宏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精神,同时紧密联系现代女性素养培育中健全完善独立人格的培养要求,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
3、立足于实现自我价值的巾帼青年志愿者服务
博雅学堂还培育了一支巾帼青年志愿者服务队,800人注册为志愿者,巾帼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以自己的爱心和专业专长,为广大妇女、老人、儿童等弱势群体提供无偿服务。营养专业的巾帼志愿者们定期到社区开展营养咨询活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巾帼志愿者们定期到福州市社会福利院照顾孤寡老人,家政专业的巾帼志愿者们定期为社会老弱病残人士提供上门家政服务。巾帼志愿者们还参加了省妇联和省红十字会组织的“母亲健康天使基金”募捐活动,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巾帼志愿者们组织3901人次冒着烈日酷暑上街筹募善款,累计为灾区捐款4万,募捐13万,被福州市慈善总会授予“2008年度慈善捐赠贡献奖”。一次次的巾帼志愿者服务活动,增强了学生的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充分实现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提升了个人精神境界。同时,学生利用所学专业服务大众、回报社会,学以致用,更加激发了她们的学习热情。踊跃参与社会志愿服务,这种社会服务的正确观念和行为在学生中一届一届传递,巾帼青年志愿服务展现了博雅精神传递正能量。
三、博雅学堂的四大亮点
1、创新性是博雅学堂的独特特性
博雅学堂的教育目的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对女性关爱的人文情怀,它超越了职业教育尚器轻道的传统,追求道器并重,在关注女性职业技能获得的同时,更加关注女性这一受教育主体自身的和谐发展。博雅学堂的教育内容体现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完美结合,实现文化的传递和创新。博雅学堂已经成为我院现代女性素养培育的宝贵的文化财富。
2、实践性是博雅学堂的内在特性
博雅学堂以“育人”即女性素养的培育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实践性是其内在特性之一。实践性强调不论是开设的公共选修课程,还是生活工作室或巾帼青年志愿者服务,都完成从认知到认同再到践行的过渡和提升,做到以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行为坐标,通过社会服务性实践活动化为人生追求和自觉行动。
3、互补性是博雅学堂的功能特性
博雅学堂的教育目的是发展学生个体潜能,为实现自我价值奠定良好基础;促进学生个体良好社会化及社会和谐;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完美结合,实现文化的传递和创新,可见,它追求的是受教育主体的不断完善而非专业技能的不断娴熟;博雅学堂的教育内容重点包括生存的知识和能力、生活的知识和能力、社会服务的正确观念和方法以及积极的人生观,可见,它强调的是人的基本素养而有别于专业教育注重的专业水平。因此,博雅学堂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都成为专业教育有力补充的一种尝试,博雅学堂和专业教育相辅相成实现育人目标。
4、时代性是博雅学堂的生命力
2014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让家风这个话题重新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2013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指出,“注重发挥妇女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独特作用,发挥妇女在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方面的独特作用”,博雅学堂的育人目标和教育内容正是紧扣时代的脉搏,充分发挥教育在传播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培养高素质女性人才的积极作用。
四、博雅学堂辐射出两个层面的积极效应
博雅学堂的运行在校内外产生了积极效应:
1、女性特色课程和工作室的开设提升校内学生素养
2007年来,共计7155人次选修了女性课程,1250人次参加各类青年志愿者活动或社会服务活动,毕业生不仅以她们过硬的职业技能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而且更以她们良好的适应能力、对待工作的态度和待人接物的态度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后者离不开博雅学堂的陶冶。此外,博雅学堂对个人家庭生活乃至社会和谐所产生的社会影响更是无以估量,“培养一个好女子,造就一个好家庭,和谐一个大社会”、“一个女人的知识和涵养可以改变一个家庭和影响三代人,甚至一个民族”就是博雅学堂辐射效应的真实写照。
(2)女性特色教育在高校学生中及社会产生影响
2012年3月,由女院发起,联合福建师大、福大、农大、医大、中医大、工程学院、闽江学院、江夏学院等15所在榕高校学生会,举行了一场“纪念‘三八’妇女节,争做文明进步的先行者”研讨会,向全省女大学生发出“争当秉承传统美德的新女性,勇做时代文明进步的先行者”的倡议,得到各高校一致响应,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
2013年5月,福建电视台新闻频道在女院启动“中国梦·中国福”大型生态公益活动,这既是对学院办学的鼓励,更是对女性教育和女性素养的一种期盼,因为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人民的梦,也是亿万女性的梦,梦想成真的过程,需要有女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的担当。
巾帼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也以实际行动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她们多次受邀参与省妇联福建省巾帼志愿服务活动,她们专业化的服务和谦虚敬业的态度表现得到了省市级领导的赞扬和群众的好评,省妇联曾专程寄来感谢信,表扬学院巾帼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在青年学生中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总之,女子学院的博雅学堂成功地构建了现代女性素养培育体系,彰显了女性教育特色,博雅学堂的实践及其显现的应用效果体现出教育的创新性和具有引领推广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