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坚持“两山”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为研究课题,7月4-6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健康服务系、旅游服务系赴永泰县方广水厂、中共福建省委旧址、小汤山革命历史纪念馆等地,开展“探寻乡村生态文明发展”社会实践活动,探索生态文明与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之路,感悟新时代生态与经济发展的伟大变革。
重温两山理论,体悟发展变革
马克思主义学院陈宏华副教授开展现场教学,她与大家一起重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态文明思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她说:“今天我们沿路来到永泰看到层峦叠嶂,满目苍翠。永泰县森林覆盖率高达73.2%,是福州最绿的县。但是永泰县曾因山多地少、交通不便、工业基础薄弱,一直以来都戴着贫困县、落后县的帽子”。她引导大家思考:永泰如何破解发展“生态与发展”难题,走上乡村振兴之路的呢?”她结合《习近平在福州》、《闽山闽水物华新》等书,深情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期间,14次深入永泰调研并对永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指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永泰县牢记嘱托,沿着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指引的方向,确立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以生态考核取代GDP考核,坚持生态导向,突出生态、旅游、文化的三轮驱动,先后荣获全市首个国家级生态县、全国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十年来,永泰县经济总量从不到100亿元到突破300亿元,县扶贫办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走出了一条符合永泰实际、具有永泰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
(马克思主义学院陈宏华副教授开展现场教学)
追溯水厂岁月,感悟思想伟力
实践队来到第一站——永泰葛岭镇的方广水厂进行参观考察。方广水厂创立于八九十年代,开拓了永泰县矿泉水行业发展先河,本次实践活动,水厂的创始人侯广康老先生等人热情接待实践队师生,他讲述当年在改革开放精神的指引下,大胆创新,水厂有幸得到习近平书记支持肯定的故事。建厂初期,他们经历艰难的摸索创新,在勘探水源初期阻碍重重,在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的精神下,终于开采成功,找到水厂水源,成功建厂。1995年,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走进水厂,他对水厂的建立表示高度肯定。当时水厂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习近平同志亲自为方广水厂擘画了发展蓝图,正是这份深情厚谊与殷切期望,为方广水厂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方广水厂后续迅速发展起来,造福当地人民,带动当地经济的蓬勃发展。通过水厂的参观考察,同学们进一步感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意蕴。实践队食品检测、食品营养和护理专业的同学们增进对大健康专业工作的光荣感和使命感。
永泰县作为红色老区县,拥有丰富的红色革命资源,实践队员还赴中共福建省委旧址、小汤山革命历史纪念馆等参观学习。通过考察,队员们对福州的革命历史有了新的认识,心灵受到震撼,思想得到净化,激发队员们矢志奋斗的干事精神和报国强国的担当意识。
(实践队员在中共福建省委旧址、小汤山革命历史纪念馆参观学习)
守护方广水域,“小禹”在行动
为宣传生态文明建设,倡导绿色环保理念,深入了解和改善方广水域的水质状况,实践队组织了一次全面而细致的水质取样调研活动,对水温、pH值、溶解氧、氨氮、总磷、总氮、重金属含量等关键指标进行了现场快速检测,并详细记录了取样时间、地点、天气等环境信息,为后续实验室分析提供详实的数据基础。与此同时,为了提高周边居民对河流保护的认识和参与度,实践队精心编制了“河小禹”宣传册,并组织了志愿者团队前往附近社区、学校和企业进行分发,宣传科普绿色环保理念,携手助力永泰生态文明建设。
(实践队员在清理方广水域沿路的垃圾)
(实践队员正在发放“河小禹”宣传册、进行河流保护问卷调查)
(实践队员正在进行水质检测)
童心共筑梦,实践润成长
本次社会实践,依托方广水厂“思政大课堂”为部分葛岭中心的小学生们开设“思政小课堂”。队员们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讲述 “两山”理念,从保护自然环境、节能减排,倡导有健康才有幸福生活,有绿水青山才是美丽中国的理念。通过交流互动,引导孩子们了解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义,如何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做坚定的生态文明践行者。在实践中,队员们从一名“感悟生态文明的学生”转变为一个“生态文明的宣讲员”,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实践队员在学习《习近平在福州》)
(实践队员为孩子们讲述“两山”理念)
追寻领袖足迹、体悟伟大变革、感悟思想伟力!永泰县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也是以生态文明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一个成功案例。不负青山绿水,方得金山银山。实践队员们通过探寻乡村生态文明发展之路,感受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更加坚定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行动指南,决心以自身专业技能,投身乡村振兴,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以青春之我、实践之我,泼墨新时代的绚丽华章。
学生心得:
健康服务系学生委员会执行主席、读书社骨干成员林可怡: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深刻体会到,永泰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不仅是一条绿色之路,更是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它告诉我们,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并非不可调和的矛盾,而是可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未来,我们应继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探索更多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相融合的新模式,共同守护好我们的绿水青山,让经济发展更加健康、可持续。
旅游服务系系学生委员会执行主席、读书社骨干成员杨烨:
通过对永泰县方广水厂的深入了解和实地考察,我深刻体会到了乡村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进来。共建生态文明对于我们的未来至关重要。生态文明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必须要考虑到环境的承载能力,积极推进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绿色产业、环保产业的发展将带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
旅游服务系团总支(学生)副书记、读书社骨干成员林莉:
当晨曦初破永泰县的薄雾,方广水厂便悄然启动,如同山间的一股清泉,缓缓流淌进乡村的经济血脉之中。通过对方广水厂的深入了解和实地考察,我深刻体会到了乡村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我认识到只有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才能实现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未来,我将继续关注和支持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事业,为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
读书社骨干成员林晨:
在永泰县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我深刻感受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诠释。永泰依托其丰富的生态资源,不仅守护了自然之美,更通过创新发展模式,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从保护大樟溪水质到发展水经济,从植树造林到林下经济,永泰在生态立县的战略下,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这种发展模式不仅保护了生态环境,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兴起,促进了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我认为,永泰的成功经验启示我们,坚持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并重,才能实现可持续的繁荣。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继续秉持这一理念,让生态文明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读书社骨干成员王斯彤:
山水是永泰亮丽的名片,生态是永泰宝贵的资源。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思想。这次社会实践我们来到了永泰县的方广水厂,通过对方广水厂的深入了解和实地考察,我深刻学习到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建设生态文明的时代责任已经落在了我们这代人的肩上。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创美丽中国建设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读书社骨干成员金泽桐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村地区的发展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次我们来到了永泰县的方广水厂,了解到其生产出的矿泉水是来自于方广洞天天然岩泉,从而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是互为依存、互为促进的。社会的发展必须依赖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同时要注意保护好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