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介绍

时间:2010-03-01浏览:1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介绍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程,属于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是2005年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确定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4门必修课之一,主要任务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作为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统一整体来把握,实现在一门课程内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有机整合。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怎样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阶段问题的分析,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怎样在继往开来中不断向前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怎样在承前启后中持续向前推进;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性;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007年根据”05方案,课程最终确定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使用全国统编教材,专科课时为68学时、4学分,而后教育部于2009年对本课程进行调整,本书编写组进行修编名称改为《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学时与学分没有变化。
《概论》是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重点。就是结合党把马克思主义应用于中国,领导人民探索适合国情的革命、建设和改革道路所进行的艰苦实践,充分反映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精神实质、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以及在新的实践中继续坚持用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的现实经验和实践意义,把主要力量放在分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上。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风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应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思考;也充分体现了进入近代以来解决中国人民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归根结底要靠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因此,贯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理论成果的一条基本线索是:探索在中国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道路。
《概论》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既要承担起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又要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大学生科学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课程融科学体系和价值体系于一体,把注意力集中到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理论成果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上,集中到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经验上,集中到论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发展创新上,而且在阐述各项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时,密切联系现实、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去分析问题,用真理的逻辑去征服人,用客观的事实去说服人,帮助学生提高政治素质和科学地认识和分析复杂社会现象的能力。
                                                                                           
                                                            院思政部
                                                      2010年3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