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入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节日文化内涵,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院实际,统筹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系列活动,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我们的节日
二、活动对象
全体在校师生
活动时间
原则上要在节日当日内开展活动(不宜迟于规定时间、如需提前,一般不早于规定时间三天)
1. 春 节:每年农历正月初一
2. 元宵节:每年农历正月十五
3. 拗九节: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九
4. 清明节:每年公历四月五日前后
5. 端午节: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6. 七夕节:每年农历七月初七
7. 中秋节:每年农历八月十五
8. 重阳节:每年农历九月初九
四、活动内容
各单位结合工作实际,以春节元宵之喜庆、拗九之感恩、清明之缅怀、端午之追忆、七夕之忠贞、中秋之团圆、重阳之敬老为主线,深入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开展形式多样、师生喜闻热见的主题活动。
“我们的节日·春节(元宵节)”主题活动。“春节”“元宵节”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凝聚着中华文明的传统文化精华,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活动要突出欢乐祥和、辞旧迎新、团圆平安的主题。(责任单位:党委宣传部、学生事务部、团委、艺术设计系)
“我们的节日·拗九节”主题活动。“拗九节”是福州地区的传统民俗节日,倡导尊老敬老、崇尚孝顺的良好社会风尚。活动要突出感恩怀德、孝老爱老的主题。(责任单位:各系)
“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活动。“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抒发人们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活动要突出纪念先人、缅怀先烈的主题,引导师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慎终追远,珍惜幸福生活。(责任单位:文化教育系)
“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端午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要充分挖掘端午节的深厚文化内涵,突出追忆先辈、爱国爱家的主题,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责任单位:团委)
“我们的节日·七夕”主题活动。“七夕节”是以中国“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为载体,以祈福、乞巧、爱情和女性为主题的综合性节日。活动要突出忠贞不渝、自律自爱的主题,引导学生科学认识爱情的本质,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养成文明恋爱的行为习惯。(责任单位:国际商务管理系)
“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活动。“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表达了对故土与亲人的相思之情,承载了祈盼丰收与幸福的美好愿景。活动要突出阖家团圆、喜庆丰收的主题。(责任单位:旅游服务系)
“我们的节日·重阳”主题活动。“重阳节”又称“敬老节”,寄托着青年一辈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美好祝福。活动要突出尊老敬老、孝老爱亲的主题。(责任单位:健康服务系)
五、活动要求
1.丰富节日文化。注重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传承红色基因”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系列教育活动,精选古代诗词歌赋、名篇佳作、红色经典等为素材,围绕节日系列主题,精心策划形式多样的传颂经典的节日活动,引领学生的新奇与向往,提升道德情操,增进家国情怀。
2.拓展活动形式。依托承载中华民族记忆和文化内涵的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各单位自身特色,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组织开展积极健康、富有价值内涵的民俗文化活动,让传统节日融入学生精神世界、扎根日常生活,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营造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繁荣发展的浓厚氛围。倡导健康向上的网上网下节日文化活动,推动传统节日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通、与现代社会生活相协调,提升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3.深化志愿服务。广泛开展以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为主要内容的志愿服务活动,传播党的声音,向社会传递温暖,培育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风尚,营造文明和谐、团结奋进的良好氛围。
4.推进移风易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重要指示精神,依托节日特殊时间节点,开展“推动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反对浪费、崇尚节约”宣传活动。倡导树立文明新风,推动落实“文明餐桌”,引导学生自觉使用公勺公筷、实行聚餐分餐制、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开展“光盘行动”,自觉抵制餐饮浪费。加强健康安全和生态保护宣传教育,革除滥食野生动物的陋习。引导学生坚持科学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等良好卫生习惯。
六、工作要求
1.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广泛动员,扩大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将节日活动与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持续深入移风易俗相融合,不断提升宣传教育作用。
2.强化舆论引导,引导教育广大师生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要求,廉洁过节、节俭过节、反对铺张浪费。各级媒体要加大节日活动宣传力度,加强示范引领,推动节日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形成声势,营造欢乐祥和、喜庆文明、团结和谐的节日氛围。
3.各单位要做好活动材料和活动案例报送工作,相关图片文字材料要及时发送至党委宣传部邮箱:hndwxcb@126.com。
中共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委员会宣传部
2022年3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