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情结——华南女子学院英语专业发展历程(林寒)

发布者:院办公室发布时间:2024-03-19浏览次数:40

不知从何时开始, 当人们谈及华南女子学院, 就自然谈及华南女院的英语专业。这个专业从战火纷飞的年代走来,历经改革开放春风的滋润,迎来送往多少知识女子,难以计数。但不论是在国际职场驰骋,还是在三尺讲台耕耘;不论是年逾古稀,还是正值花季,百年历程凝聚的世纪情结已让每一位学子心头刻上那挥之不去的烙印 —— 华南英语人。

(一)

早在上个世纪初,华南女子学院英语专业就已闻名遐迩。我们实在难以想象那身穿旗袍、却讲一口流利英语的华南女生是一道怎样的风景,但我们深信那一定很美。 虽然华南女子学院的英语专业设立于1926年,但作为中国东南女子教会大学的一朵奇葩,华南女子学院是西方基督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典范。因此从1908年创办起,英语就已成为华南校园师生沟通的主要语言,彰显特有的魅力,可谓“有华南,就有英语。”如此久远的英语缘,让每一位华南英语人又多了一份自豪。

据史料记载,华南女子学院当时的英语系最受欢迎,扎实的必修课加上丰富的选修课,为学生打下良好的英语功底;而上演西方名剧、举办西式晚会等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又为学生增长丰厚的英语见识,增强雅致的英语素养,筑就华南女生美丽的英语风景。华南女生的英语风景不仅美在言语、美在仪表,更美在行为。正如校歌所唱“吾道其南,辅世匡时。”当时中国民生之苦,世人皆知。华南女生并未深居校园作温室花朵,而是走出校门、服务社会,开设各种类型的家庭妇女进修班,其中就有英文班。众多校友更是为中国英语教育事业做出杰出贡献。

凝视着摄于1931年的华南英文图书馆,馆内明亮的灯光照射着专注学习的学生。不知这些明灯照耀了多少代华南莘莘学子求学之路,心中不由为之震撼,不管历史怎样演变, 求学的明灯不会熄灭。

(二)

是的,求学的明灯没有熄灭。1984年,改革开放的春风让华南女子学院重展新颜,再放异彩。英语专业延续了半个多世纪的教学精华,本着时代需求,冠之“特区”与“实用”两大亮点,成为“特区实用英语专业”,实在不失为当时的前卫之举; 而“训练外语以促进国际交流”的教学目标自然成为当时鲜亮的关注,于1985年迎来了新华南首届女生。

此时的校园位于烟台山公园旁,坡道弯弯,增添了几分求学的情趣。每天清晨,姑娘们银铃般的笑声伴着清脆的自行车铃声,打破了沉寂, 唤醒沉睡的山林,开始一天的求学。记忆中的那道小山坡默默地承载着她们求学的足迹,走过春夏,走过秋冬,一年又一年,一届又一届。好奇的路人想探询女儿国,却苦于找不到校门。但只要紧跟一名不一样的女孩,便可寻得,心中不禁慨叹“书山有路,伊人为径。”

 “这是大学吗?”路人愕然。“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是当时每一个华南英语人自豪的回答。是的,我们不知道乐群路6号庭院式的校园深几许,只看见教学楼的台阶、走廊背诵英语单词的勤奋女生;我们不知道何处寻觅未名湖畔的芳草,只知道隔壁烟台山公园绿荫、草坪是开展英语角的好天地;我们不知道象牙塔的舞台有多大,只知道食堂的饭桌、外籍教师宿舍的地板是我们练习口语的好平台;我们不知道国际之间的竞争有多激烈,心中却难以忘怀与外籍教师席地而坐、促膝而谈的相濡之情;我们甚至不知道何为第二课堂,却格外怀念附近的仓山影院、街边的无名小店,因为那里是我们即兴口译的秀场。与外籍教师影院共叙、沿街攀谈,构筑的是风景,造就的是人才。此时才幡然醒悟,原来孕育人才不需要华丽的殿堂,心的沟通、情的交融、教的执着才是培育人才的当然元素,而这些元素不仅培养了华南女生纯正的英语口语,更有那令人回眸的特有气质。社会人评价“华南女孩不一样,就是不一样”由此诞生。

我们不会忘记小校门走进了大专家。近三十年来,国内著名学术前辈与一百多位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芬兰、日本、菲律宾等国的资深外籍专家是怎样呕心沥血、悉心教学。不敢开口,不要紧,老师会设计游戏让你一吐为快;有地方口音,不必难为情,老师脸上总带着耐心的微笑、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纠正;在课堂上会睡着吗?永远不会。阵阵笑声会让你怀疑下课铃声是否提前敲响。不了解外国文化怎么办?不必着急,众多的party等你参加。如今人们所乐于庆祝的圣诞节、复活节、愚人节、万圣节、感恩节等,我们在二十几年前就已享受。在英语的求学路上,我们从未惧怕,而是一路欢然走来。当时的我们觉得老师可爱、亲和、耐心,如今的我们才懂得“可爱、亲和、耐心”的背后需要有伟大的爱心来支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为师之路道辛劳。亲爱的老师,你们辛苦了,学生不会忘记你们,英语专业不会忘记你们!

教育总是要接受社会的检验。1988年,华南女子学院迎来了重新办学的首届毕业生,她们的工作分配再一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英语专业不负众望,再一次走在时代前沿。当时的华福公司作为国内首家省级国际信托投资公司,门槛之高,令许多求职者望而生畏。就是这样的知名大公司,那年一次招收了5名华南英语专业毕业生;紧接着几年,又有多位毕业生被其聘用。同年,福建海关亦招收多名华南英语专业首届毕业生,极大地鼓舞了学妹。而位于福州五四路的外贸中心大楼,也迎来了首批华南毕业生。在外贸改制前,这座楼里多家省级进出口公司都活跃着华南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倩影。 1992年初,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招考,英语专业1992届多名毕业生应考,凭借良好的素质被聘用,在众多名牌大学毕业生羡慕的目光中,昂首迈进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开始崭新的事业追求。

如果用福州“华尔街”、榕城“香榭丽舍大街”来形容当时的福州五四路,实为恰当,因为这里云集了福州金融、贸易、保险、星级酒店、旅游、商业的领军企业,是时尚与前卫的象征。自1988年以来,这里活跃着多少华南英语专业毕业生倩影、留下多少芳踪,已难以统计。如果你在外贸中心大楼、国际大厦、星级酒店、国旅、中旅等处遇见她们,切记那绝对不是偶遇。

富有喜剧色彩的就业当属三资企业。由于性质不同,这些企业在用人方面更加灵活。华南女生刚刚上岗,就凭借纯正的英语口语、实用的专业知识、良好的跨文化沟通交流能力,很快脱颖而出,成为业务骨干;有的甚至工作不到一年,就被提拔为部门领导。晚一年毕业,意味着要给早一年毕业的学姐当秘书,令许多学妹恨不得早出母腹。一些大型企业为了感谢华南女院为他们培养了优秀人才,特地在英语专业设立高额奖学金,鼓励在读生努力学习,成为他们企业员工的后备力量。

出国留学,是当时的人心所向。大批追求上进、力争卓越的华南英语专业学生在学期间就已立下志向,毕业后出国深造。因此,大部分毕业生刚从华南毕业,就踏上海外留学之路。她们前往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等国知名高等学府留学,获硕士、博士学位,大都在海外发展事业,有的亦选择回国拓展。如今当人们踏进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德国、新加坡等世界多个国家或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很快便会寻得已成为跨国公司资深骨干,或已创立自己品牌公司的华南英语专业校友。她们在享受华丽的事业发展时,始终不忘学生时代清丽的校园追求,不忘“受当施”校训教诲,乐于为母校新校区捐款,兴建教室,报答母校培育之恩。

在努力办学同时,华南英语专业也在努力加强自身的师资队伍建设,选出多名毕业生留校任教,并先后派往美国、日本、东南亚等国留学,获取高学位,回国任教,提升了英语专业办学水准。《英语听力与口语》课程于1996年被评为福建省高校优秀课程,该课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于1997年元月荣获福建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996年春,福建省高职院校大学英语研讨会在华南召开,来自全省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代表在此观摩、研讨高职教英语教学。华南英语专业创设的中西结合、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口语教学模式给与会者留下深刻印象,成为他们将来教学的参考与借鉴。近几年,更有许多学生在省市英语多项技能大赛中获奖,许多老师申报省级英语教学研究课题,均获立项。此些殊荣标志着华南女子学院英语专业的办学水准获社会好评,已由产业界向学术界拓展,真可谓“发展两重天,墙内墙外共增色。”

有人说:“华南女子学院英语专业的发展赶上了时代。”我们则说:“时代更祝福每一颗努力准备、励志等待并及时改进的心!”与时俱进,及时调整培养方向,多方拓展办学渠道,努力创设国际合作办学平台,为时代发展育英才,华南女子学院英语专业做到了。

(三)

有体验,才有笔墨。记忆拨动心弦,情感的余音何止绕梁三日?回眸华南英语专业世纪发展历程,演变的是历史,不变的是情怀,不退的是执著,不朽的是精华。值此母校105周年华诞之际,遍及天涯的华南女儿们共同祝愿母校英语专业再续辉煌、谱新篇;衷心祝愿在读的学妹、学弟们励志笃学,让这份缘自藤山之脊、闽江之湄,历经烟台山之巅的世纪情结,在旗山之畔延续……


(本文作者为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基础部副教授,1989届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