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缺乏社会经验,对新环境不熟悉,很容易成为骗子下手的目标。面对花样百出的骗术,只要擦亮眼睛,大学新生也能轻易识破骗子手段,有效的避免财产损失。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种针对大学生的诈骗手段和相对应的防范措施:
一、冒充老乡骗取钱物
骗术特点:刚入学时,新生相互不认识,骗子正是利用这一点,装扮成新生或者老乡和学生套近乎,骗取他们的信任,并以各种借口骗取学生财物。
防范措施:对陌生人要想办法确认其身份,不熟悉不认识的人不要轻易相信,更不要借钱给他。
二、假冒师长诈骗
骗术特点:假冒老师或学生干部,直接进入寝室向新生收取各种名目的费用,比如要收取每人100元的班费等。
防范措施:入学后要尽快熟悉自己的辅导老师和学生干部,遇到此类事情要及时核实求证。
三、寝室推销假冒伪劣商品
骗术特点:上寝室推销是新生经常遇到的骗局,骗子所推销物品多与新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比如文具、电子产品、生活用品之类。此类推销的产品多为假冒伪劣产品,一旦售出很难再联系上推销者,更不会有相应的售后保障。
防范措施:对陌生推销者的花言巧语不要轻信,买东西时最好到学校内外的正规超市或商场购买。
四、产品代理骗取钱财
骗术特点:骗子冒充某些知名公司职员,聘用学生做某些产品,如:文具、电子产品、生活用品等的校园代理,一般都是先引诱学生做代理能赚取高额利润,并承诺如产品卖不出去可退货、退款,然后一次性给学生提供大量假冒伪劣商品,并要求学生支付一笔大额货款或代理费,得手后逃之夭夭。
防范措施:勿轻信校园销售代理的宣传,学生还是要以学业为主,如果需要赚钱还是要在不影响学业的情况下通过安全、正规的渠道获得。
五、远离非法传销
骗术特点:传销行为已经为法律明令禁止,但新的传销手段却经常以各种掩人耳目的形式渗入校园中,有很多传销组织利用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急于挣钱的心理,诱导学生进入传销组织,不但影响了学业,也使学生身心受到伤害。
放范措施:当有疑似传销事件发生时,千万不要轻易相信,更不要心存侥幸,应及时向学校或公安机关举报。
六、电话诈骗
骗术特点:电话诈骗的种类很多,如:冒充校方或同学打电话给学生家长称孩子生病、出车祸、被公安局抓走等种种理由诈骗钱财;打电话自称是教育部或校方以返还学费等为名,让学生提供卡号、密码;冒充熟人借钱;虚假的中奖信息等。
防范措施:学生应告诉家长如果接到孩子出事的电话,应先与学生本人、辅导员老师或学校其他部门联系,核实真假,切勿慌乱。学生对自己的隐私要严格保密,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坚信无端的中奖信息都是诈骗分子设置的骗局。
七、网络诈骗
骗术特点:骗子借助于QQ、微信、虚假网站等网络渠道实施诈骗,如:盗取他人QQ或微信密码,冒充本人向好友、亲属借钱;通过虚假钓鱼网站,骗取受害者银行卡号和密码。
防范措施:勿轻易向他人泄露网络通信工具的账号和密码,当收到好友涉及金钱的信息时,要及时联系好友验证;注意甄别虚假钓鱼网站,提高警惕。
八、假装可怜骗钱
骗术特点:骗子假装陌生人问路,并拿出学生证说自己是某某学校的到这里来找同学,说自己的钱包在火车上被偷了,希望借用学生的银行卡让家里帮助汇钱,结果在使用的过程中骗子很快就把学生卡里的钱转走了。
防范措施:要提高安全意识,不轻易让外人使用自己的银行卡或者身份证件。
综上所述,同学们要提高警惕,切莫轻信、盲从、感情用事,遇事多向老师、家长、校警请教并及时报警,严防上当受骗,避免财产损失。
保卫处24小时接报警电话:87427969
院保卫处
2019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