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务管理系教师党支部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思政经验分享交流”主题党日活动

发布者:国际商务管理系发布时间:2022-03-25浏览次数:4

  2022323下午,国商系教师支部全体党员教师利用腾讯会议,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思政经验分享交流主题党日活动。活动由支部书记施芬主持,全体党员教师参加。与会党员教师结合自身所上课程,分享课程思政授课经验。

图片1.jpg

  林翠翠老师分享了《英语口语》的课程思政授课经验。她指出,我们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虽然英语是西方语言,但它也是世界上应用范围最广的语言,学好英语,了解最新世界动态,师夷长技以自强,在对照西方文化的基础上,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对本国文化的自信。

  张虹老师指出她《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向学生传达会计行业的精神,形成对自我的约束和要求。她特别强调会计从业人员在工作中的诚信道德,激励学生在未来工作中谨记会计诚信的重要性

  葛丽清老师提出在《移动UI》课程教学中,她着重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她告诉学生只有学好专业知识,才能走上工作岗位成为UI设计师。大家将来的工作岗位上要发挥工匠精神,精益求精地将图像设计、程序开发、后台管理、客户服务等工作内容完成好,保证客户的需求被精确采集,保证问题能被及时解决,并保证工作不出纰漏。

  陈剑霞老师在讲授《国际贸易》课程时,注重挖掘财经新闻中的思政题材。除了老师上课时列举大量贸易案例,如2018中国成功举办首届进口博览会、2021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规模再创历史新高等,引导学生关注并深度思考经贸发展形势和背后原因。与此同时,还让同学在课程QQ群分享最新经贸资讯,择优在课上请同学讲新闻。用非常丰富的数据、新闻小视频播报使得理论课变得生动有趣,也提高了同学们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自豪感。

图片2.jpg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也要做大量“润物细无声”的事情。国际商务管理系教师支部的全体教师们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课程思政紧密联系,积极发挥专业教师课程育人的主体作用,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深度融合,充分体现每一门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每一位教师的育人责任,从而使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努力培育国家呼唤、时代需要、具有情怀与使命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