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大思政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课程思政关键作用,加快推进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互联互通,3月16日,文化教育系应用英语专业外籍教师、福州荣誉市民、福建省友谊奖获得者、鼓岭之友程高登夫妇利用周末时间与应用英语专业教师和学生们走近旗山湖,开展“行走中的思政课”教学实践活动,
应用英语专业一直重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融合,积极构建课内外,校内外相结合思政课程实践教学体系,以“中教+外教+学生”模式组队,依托专业特色,用有“触感”的“大思政课”滋润学生,让思政课从“书本本”走向学生“心窝窝”,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有机统一,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开展“行走中思政课”系列实践活动,通过实地感受中国伟大历史,用英文向外教传递中国力量,形成协同育人格局。
第一站蔗洲古厝
本次活动首先来到蔗洲古厝,受到村负责人黄杜海先生的热烈欢迎,他向我们介绍了谢洲境太颐宫并讲述了这里的历史故事和未来规划。在场的学生们一边认真聆听黄先生的精彩介绍,一边还听着中教翻译,观摩了中英文翻译整个过程。
(学生英语口语口译实践观摩)
(应英师生与蔗洲村负责人合影留念)
在古厝,师生们看到了墙上遗留下来的非常有价值的标语,同时老房子上写着大大地写着几句话:把毛主席的指示印在脑子里;宣传毛泽东思想,捍卫毛泽东思想;革命风暴席卷全球;列宁主义传遍全世界。中教老师们给学生们解释了毛主席带领中国人站起来的丰功伟绩,并学习用英语翻译“把毛主席的指示印在脑子里”,以及替换成把习大大和老师的话印在脑子里的翻译,在英语学习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中国伟大精神。
(把毛主席的指示印在脑子里)
第二站静笙桥
接着,来到静笙桥,它的名字是以华南女院历史上两位杰出女校长—王世静和余宝宝笙最后一字组合而成。外教请同学大声朗读,纠正发音,对照学习,中教对于华南历史进行详细解释,非常直观地进行了爱校荣校的教育。
(静笙桥)
通过此次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领略了这片土地的深厚文化底蕴;也体会到,英语的学习可以在课堂进行,更可以在实践中学习。行走中的思政课,真正的让思政课“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用行走的力量让学生深切感悟真理的味道。
最后学生们纷纷表示非常喜欢这样生动的授课模式,我们一定努力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勇担时代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