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英语传播地域文化,讲好古村落故事

时间:2024-11-11浏览:10

不负冬日好时光,快乐研学助成长。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课程思政的重要论述,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中外人文交流活动,提升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文化教育系主任赖老师、资深外教程高登夫妇(福州荣誉市民、福建省友谊奖获得者、福建省首位五星卡获得者)及年轻外教Cecilia(美国普吉湾优秀毕业生)与应用英语专业优秀教师董秀萍、乐荣妹和张文君于2024年11月10日,利用周末时间带领应用英语专业学生前往闽侯上街蔗洲村和旗山湖公园研学,深入探访当地古村、古厝,了解民间信俗并进行校本文化研究,开展有专业办学特色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多样化人才培养和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为学生拓展成才通道。作为学校的传统特色专业,应用英语专业始终注重将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积极推动讲好中国故事,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与全球视野。中外人文交流,语言先行。学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将所学英语知识应用于生活,应用于真实的语言与文化交流。

研学活动当天,师生们首先前往蔗洲宗祠。在这里,学生们用流利的英文详细介绍了蔗洲村的历史与文化特色,涵盖了“境”与“境庙”的起源与发展、民间信俗陈靖姑、中国传统茶文化与茶道。上街镇蔗洲村委会委员黄杜海和党委委员张兆鼎进一步为师生们介绍了该村的历史背景、民间信仰及风俗习惯,中方教师同步翻译,学生认真学习。

(程高登夫妇、文教系主任赖老师与蔗洲村负责人热情交谈)

(学生英文介绍蔗洲村历史)

活动第二站--蔗洲古厝。师生们参观了蔗洲古民居,学生用英文介绍古厝历史与文化,教师还引导学生翻译古厝柱子和墙上的标语。帮助学生更深入理解这些标语背后的思想与历史意义。

(学生英文介绍古厝)

活动第三站—位于旗山湖公园的静笙桥。该桥以福建华南女子学院的两位校长名字命名。教师指导学生做了相关的校本文化研究,学生在现场能用英文流利讲解华南女院历史上两位杰出校长——王世静和余宝笙博士的卓越贡献及这座桥的意义,并以习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时为学校的题辞自勉:“巾帼不逊须眉,华南女杰辈出”。

(学生英文介绍静笙桥)

此次研学活动,真正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思政课要从课堂走向实践”的理念。通过实地体验与多样化学习,师生们不仅提升了英语应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更切身体会到思政课接地气、贴近生活、充满时代温度的独特魅力,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学习的深度融合,推动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全体师生合影留念)